作者:虾米在线配资公司
清华园,是多少人心中的学术圣地。秋日梧桐、荷塘月色、红砖老楼、绿茵操场……这里不仅风景如画,更承载着百年的文化底蕴与学术精神。漫步在校园中,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与青春朝气,就连食堂里丰富多样的美味食物,也成为许多人心中难忘的校园记忆。
然而,正是这样一座美丽的校园,近期却频频被“黑导”“黄牛”盯上。今天我看到了法制日报的报道,在二手平台上,仍有人以“清华在校生”等名义,暗中兜售入校名额,价格从200元起。他们利用游客对名校的向往,通过私信交易,规避平台监管,扰乱校园秩序,甚至影响师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。
图片来源于法制日报公众号
展开剩余63%这种行为,不仅违背了校园开放的初衷,更触碰了法律的红线。正如《法治日报》律师专家库成员胡青春律师所言,校内师生若有偿报备校外人员入校,可能涉嫌违反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《旅游法》等规定,面临行政拘留、罚款甚至校纪处分。校园是教书育人之地,不是非法牟利的“后门通道”。
清华大学作为公立高校,其校园资源本质上是公共的、开放的,但也必须在保障教学秩序与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开放。高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,有权对参观名额进行合理控制,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任由“黄牛”钻空子、搞变通。
我们向往清华,是因为它的精神、它的文化、它的一草一木。我们应当以正当的方式走近它,而不是通过“混入”的方式,破坏它的宁静与秩序。校方与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技术监管与制度防范,完善预约机制,打击非法倒号,让真正想参观的人能公平、有序地走进校园。
清华很美,美在风景,更美在精神。让我们共同守护这片净土,拒绝“黄牛”,文明参观,让校园回归它应有的样子——安静、开放、有序、美好。
发布于:天津市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